![]() |
![]() |
||
| (附圖一) 澳洲女性同胞接受澳洲昆士蘭州皇家水上救生協會救生員訓練之實況 | (附圖二) 澳洲女性同胞接受澳洲昆士蘭州的皇家水上救生協會海灘訓練之照片 |
,就有為數不少的女性勇於接受救生員訓練,真的讓我們感覺男女平等絕不是一句口號, 而是要靠女性同胞們用行動力和意志力來證明的。迄今已有超過一百二十萬名的昆士蘭州居民,接受過昆士蘭水上救生協會的救生訓練,並且可以確定的是,今日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昆士蘭居民,都已經體驗過救生訓練的樂趣和成就感。當我們親眼目睹該組織的願景(Vision)、任務(Mission)、策略(Strategies)、及2005年1至12月的年度計劃,都是如此明確而完整時,真的讓我們感受到:該組織的確有許多可供本協會取法及借鏡之處。
至於海浪救生協會(Surf Life Saving Australia)則是完全獨立的另ㄧ個救生系統,他們成立於西元1924年,專門負責海洋、海岸、及沙灘等的水上救生及安全。澳洲的水上活動原本就十分發達,而且有相當的歷史,故其國內有關水上活動的各種協會、俱樂部,原本就非常多、非常完整,也是不足為怪。例如 Home Pool Swimming Society(自家游泳池協會)的這種組織,以我們台灣當前的環境來說,恐怕就很難想像有此種組合的存在吧!
此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百年歷史的澳洲皇家水上救生協會早已因應時代潮流的趨勢,而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全民救生教育系統,其中包括了兩個模式(Two Models),一個是休閒型的救生課程(Recreational Life Saving Programs),提供給ㄧ般民眾作為學習水中自救、救人之用;另一個則是具能力基礎的救生課程(Competency Based Life Saving Programs),提供給專業性從事水上救生工作者訓練之用。由於上述兩種模式係針對不同之訓練目的(前者是Training For Fun、Fitness and Personal Enjoyment,後者Training For Employment),因此在課程的設計上及訓練成效的要求上,便有截然不同的做法。這對於國內目前方興未艾的水上活動及全民水上安全之推廣,確實也是ㄧ個殊值參考的重要關鍵點。
另一個有趣而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澳洲昆士蘭州的布里斯班(Brisbane)機場,赫然看到一個身高二米以上、身穿水上救生協會制服的假人Model,他手上還拿著ㄧ副魚雷浮標,非常有精神地看著來來
往往的旅客人潮。本協會劉副理事長隨行的小女兒蘭蘭立刻眼尖地發現到,原來那個直立的魚雷浮標是ㄧ個大型的存錢筒,在其上端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投幣孔,而魚雷浮標下方有一部分是採用透明的外框,露出旅客捐款投幣後滿滿的成果,看來澳洲的水上救生教育已經是全民運動,在這裡又得到一個良好的見證!
此外,我們發現澳洲的水上救生訓練課程是一級級地循序漸進,設計得非常人性化,而他們各式的教材也都相當地活潑生動,全部都是彩色圖片、精美印刷,尤其有為數不少的教材,是特別以卡通圖樣和漫畫形式編寫給小朋友看的(參見附圖 三、四),
![]() |
![]() |
||
| (附圖三) 印有卡通圖樣和漫畫之刊物 | (附圖四) 印有卡通圖樣和漫畫之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