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楷模
推動「全民救生教育」,不落人後~「飛躍的羚羊」紀政,受邀擔任本協會名譽顧問~【本會記者張智凱報導】在運動界素有「飛躍的羚羊」令譽的紀政女士,經由本協會公共關係組組長王學慧女士如實地傳達本協會:「一旦學會救生,不會隨便輕生,還能隨時護生!」的理念內涵之後,立刻獲得紀政女士熱烈地回應認同,並且承諾自2005年起擔任本協會之名譽顧問,共襄盛舉,一同來推動「全民救生教育」。 民國九十四年八月三十日下午二時,彼此慎重相約,由本協會秘書長莊廷文先生,率領組織發展組組長簡意鴻女士、公共關係組組長王學慧女士,以及桃園服務處主任夏毓玲女士等,共赴紀正女士位於台北市中山足球場二樓的辦公室中,頒發本協會之名譽顧問證書予紀政女士。 紀政女士十分仔細地聆聽莊秘書長等人對於臺灣慧行志工水上救生協會成立以來,對於全民救生教育所做各項推廣成果的簡報,隨後紀政女士表示:「我國陸上的田徑運動,早已在各界愛好運動人士的推動之下,有了蓬勃的發展,但是水中的游泳運動,涵蓋水上救生全民運動的推動,相較於國內其他運動,甚至與國外救生活動的對比之下,卻是明顯不足。這次我願意擔任貴會的名譽顧問,主要就是為了推動『全民救生教育』,善盡我個人的一份力量!」 紀政女士出生於台灣新竹,從小在刻苦的環境下成長,以運動的天份加上不怕苦的個性,養成她在運動界一身奮鬥的意志。1963年,紀政以優秀選手之身份,獲教育部保送赴美深造,接受瑞爾教練的指導,一直到她州立綜合理工大學體育系畢業,十年之間,紀政不但綻放出自己的光芒,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1963年初到美國那一年起,紀政即是美國田徑界短跑、跨欄及女子五項冠軍的熱門人物,那時她不僅專心練習,使自己的成績更上一層樓;也十分用心在生活智慧的學習,她始終記得第一個教她英文的老師送給她的三句話:「失掉金錢,你失掉了某些東西;失掉了愛,人生大部分盡失;失掉勇氣,你就一無所有了。」 紀正以好勝之心挾勇氣之威,在1969年、1970年兩年間,橫掃世界體壇,1970年就刷新六項世界女子田徑紀錄,兩年內共有九次打破世界紀錄,四次平世界紀錄及許多次翻新亞洲、美國、全國及個人紀錄的表現。項目包括跳高、短跑、跨欄、跳遠及五項全能,除擲部及中長跑外,幾乎每賽必勝。 德國的報紙稱她為「東方飛躍的羚羊」,希臘報界說她是「黃色的閃電」,全國、美國、全世界都在討論她。可惜好景不常,運動員的噩夢—運動傷害,也降臨在她的身上。七年內開刀三次,為她的運動生命劃下休止符,形勢比人強,勇者也不得不黯然,帶著大部分人的惋惜和部分人的不諒解,她忍淚離開了田徑場。 1977年,紀政束裝返國,開啟了她另一種形式的體育生涯:十二年的田徑協會總幹事、九年立委問政、四年理事長、至現在體育社會工作的推展,每個階段都有她優異的表現,「紀政等於運動」,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16歲進入國際體壇到28歲正式退休,並且延續至今,紀政一直在為體育的真善美打拼,而這股勇往直前的動力從何而來?乃出自於紀政個人謙虛、奮鬥、感恩、與愛國的四項特質,而每項特質都有許多生活上的故事來印證,這也是支持她一生致力於運動的力量。 在得知自己獲選為二十世紀亞洲最佳田徑女運動員的消息,紀政謙虛的表示,「那已經是陳年往事,成績也不知道被多少人超越了…」,她以人要不斷的向前走、終身學習自許,衷心期盼我國田徑後輩要有向前看的決心,當年她做得到的,今天應該也有人做得到,只要「心夠大,夠堅定」,紀政期盼二十一世紀的臺灣運動界能後繼有人! 臺灣慧行志工水上救生協會十分榮幸能夠邀請到「飛躍的羚羊」紀政女士擔任名譽顧問,相信彼此的精神契合、對生命均有無上之尊重,若能進一步結合彼此的力量,必能有效地推動「全民救生教育」,為臺灣的游泳運動及水上救生,打造出一個既全面又先進的環境,讓全民都能建立正確之自救救人的「救生觀念」,活出更深刻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催生「救生法案」,刻不容緩!~本協會榮譽顧問「亞洲鐵人」楊傳廣先生專訪~相對於「臺灣慧行志工水上救生協會」致力於水上救生運動的推行,曾經在一九六三年刷新十項全能運動的世界紀錄、而今在左營訓練中心全力為台灣栽培運動國手的「亞洲鐵人」楊傳廣先生,由於其與本協會擁有共同的救生理念及運動精神,已於去年度(2005年)起,正式受邀擔任本協會的榮譽顧問。
楊傳廣先生表示:「嚴格說來,台灣海岸線的安全防護,目前可以說是近乎無政府的狀態,由於缺乏充裕的經費設備與人力資源,形成許多沿岸安全上的漏洞,也造成相當多的溺水事件發生。因此,水上救生的相關法律之立法乃當務之急,才能強化水上救生經費設備及人力等種種不足之處,真正有效地防治溺水事件之發生。」
在聆聽過莊廷文秘書長等人就臺灣慧行志工水上救生協會成立以來所做服務及推廣之簡報後,楊傳廣先生更進一步表示道:「我確實相當認同貴協會對於推動水上救生運動的努力;我個人是在陸地上推動田徑運動,而臺灣慧行志工水上救生協會則是在水上推動救生運動。運動風氣之發達與否,正是現代先進國家的主要指標之一,身為臺灣慧行志工水上救生協會的榮譽顧問,我十分樂意和貴協會共同研擬立法草案,為催生『救生法案』、推廣水上運動盡一份心力。」 曾經以9121分刷新十項全能運動世界紀錄的楊傳廣先生,曾在一九五四年的第一屆亞運中,拿下了生平的第一面十項金牌;而在一九五八年,楊傳廣又打破了亞運的十項運動紀錄,贏得「亞洲鐵人」的封號;至一九六0年,亞洲鐵人楊傳廣更在美國奧勒岡首破世界紀錄。當年,初初展露頭角的楊傳廣,立刻受到當時來台不久、情勢困窘的國民政府的重視;因為一個揚名於世界體壇、優秀的田徑英雄,正是當年重建民族尊嚴、凝聚全民意志的最好指標。經過國民政府的大力栽培,楊傳廣先生確實不負眾望,代表中華民國摘下一面又一面的獎牌,讓世人能夠藉由十項運動而認識了台灣這個蕞爾小國。 根據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所提供的資料:楊傳廣在1933年出生於台東馬蘭,是阿美族人。原名「Misun」的楊傳廣,來自於一個運動世家,父、母親都是田徑選手,受到雙親良好運動基因的影響,楊傳廣自小就是學校的運動好手,而且他的大妹也擅長鉛球,二妹則是游泳健將。 在1954年第二屆馬尼拉亞運,楊傳廣以跳高項目進入了亞運培訓隊,由於他在各個項目都有不錯的表現,所以教練要求他改練十項運動,沒想到楊傳廣在該屆亞運就一鳴驚人,以5454分擊敗了日本名將山內,摘下了一面十項運動的金牌。緊接著他在1958年的東京亞運,再以7101的高分贏得十項運動冠軍,更在跳遠與100公尺跨欄項目得到銀牌、400公尺跨欄獲得銅牌,因而榮獲了「亞洲鐵人」的封號。 楊傳廣憑藉著優異的成績,成為我國第一位被國家送到美國受訓的運動選手,也讓國人對他充滿了期待與驕傲。在美國受訓期間,楊傳廣接受美國加州大學德瑞克教練的指導後,運動技能突飛猛進;而在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中,楊傳廣與師出同門的美國名將強生的君子之爭,至今仍被田徑界所津津樂道,並引以為典範。當時在比完前九項的時候,楊傳廣僅落後67分,第十項1500公尺是楊傳廣的強項,可惜他只贏了強生1秒;最後楊傳廣是因為投擲項目的成績不夠理想,而以8334分不敵強生的8392分,但兩人同時都刷新了奧運紀錄,這也是我國在奧運參賽史上的第一面銀牌。強生與楊傳廣在競技場上彼此間做了良性的競爭,暫時拋下他們二人在訓練期間所培養的深厚情誼,一心一意地盡己之全力,為各自的國家爭取最高的榮譽。當楊傳廣僅以些微之差而屈居第二時,現場甚至有觀賽的群眾感動地高喊著:「給他們兩人都拿金牌吧!」 在1963年時,三十一歲的楊傳廣在美國國際田徑邀請賽中,締造了十項運動9121分的世界紀錄,成為首位超越9000分的十項全能選手,震驚了世界體壇。1964年東京奧運會,楊傳廣作最後一搏,可惜年近三十二歲的楊傳廣事與願違,最後依新計分法僅獲得7650分,落居第五,並從此宣佈退出比賽。在1997年,楊傳廣與師出同門的強生同獲美國業餘運動基金會頒發「終生成就獎」,一時之間,傳為佳話,也讓當年亞洲鐵人的事蹟重新躍上國內的體壇。 如今,楊傳廣已是七十四歲的藹藹長者,雖然他近年身體狀況不佳,但其精神依然振奮有加,其與本協會另一位榮譽顧問紀政等人,在2001年舉辦了「北京奧運.炎黃之光」海峽兩岸長跑活動,為大陸北京爭辦2008年奧運造勢。迄今楊傳廣先生仍在左營訓練中心擔任顧問,繼續發揮生命的熱能,協助我國培訓運動選手、為國爭光。 臺灣慧行志工水上救生協會十分有幸能夠邀聘亞洲鐵人楊傳廣先生擔任榮譽顧問,效法其「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運動家精神,相信在彼此共同的努力之下,除了能為台灣培育出優秀的運動選手,於競技場上再創世界運動史的高峰;更能有效地催生「救生法案」,為台灣的水上運動及水上救生締造一個安全而先進的環境,帶動全民創造出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 游泳競技場上 慧行志工奪魁本協會理事長千金──十歲的林欣蘭小朋友,在九十四年八月十六日所舉行的九十四學年度桃園縣運動大會的游泳競技場上,代表新屋鄉北湖國小,拿下了桃園縣游泳比賽國小女生組自由式四百公尺的第一名、以及自由式一百公尺第二名的雙項殊榮。
這是一個不令人意外的捷報,因為欣蘭在他父親的指導之下,日以繼夜、努力鍛鍊了相當的時日;當別的同學放學之後騎著腳踏車在田野間追逐白鷺鷥、或是假日出遊、參加各種活動之際,欣蘭卻是在泳池裡一個人孤獨地練著打水和划手等,這樣一個十歲的孩子,幾年來很少聽到她喊累叫痛,倒是經常看到她樂觀地向指導她的教練爸爸說:「我一定會再進步。」她雖然只是小小年紀,但內心已經充滿著身為慧行子弟的榮譽感,此次能得到國小組全縣的游泳冠軍,可以說是老天送給她的最佳賀禮。 就像每一位成功的運動家,在他們金牌奪魁的背後,確實是由許多淚水與汗水交織而來。我並不特別想將欣蘭辛苦的鍛練過程形之於文字,因為太過矯情的描述反而對她質樸踏實的訓練更加顯得失真。 實際上,欣蘭是個非常樂觀而聰明的孩子,在學校裡,她就像所有的同學們一樣,喜歡美勞、喜歡音樂,偶爾也會調皮地跟老師開開玩笑,而身為欣蘭導師的我,在她走上游泳選手的這一條道路上所唯一能為她做的,也就是讓她每天開開心心地上課和學習。 這一次欣蘭比賽的當天早上,我在桃園縣立體育場擔任大會司儀工作,開幕典禮結束之後,原本應該要到縣立游泳池看欣蘭比賽、幫欣蘭加油打氣,但是因為手提電腦突然壞了,慧行水協的救生叢書相關工作又迫在眉梢,為了讓工作進度能夠跟上編輯群的腳步,我當下選擇先回中壢修好電腦再說。 沒想到,距離比賽時間還有數十分鐘之際,欣蘭的母親突然打電話給我,說到欣蘭沒有帶到在學證明,恐怕沒辦法下水比賽了。我乍聽這個消息,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可以的!欣蘭一定要下水!因為她期待這一刻已經好久了!」於是我火速打電話回學校請值班人員將欣蘭的在學證明送到會場,再加上欣蘭母親、還有熱心朋友們立刻就近請領到戶籍謄本的奔走、教練們的簽名,欣蘭終於合於規定順利出賽,也不負眾望地獲得了佳績。 今天(八月二十三日)在台東體中,紅葉少棒隊與日本和歌山少棒隊,再次在當時歷史性時刻的三十七年之後,進行了一場比賽,今日的誰輸誰贏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只是看到了當年十三名為國爭光的少棒小將,而今只剩下一名在現場觀賽,其中已有八人為了生計而因病、因意外而往生,另外四人也因家計之故,無法回台東成為座上貴賓。回想當年的少棒小將在青春年華時光,用他們的生命力投擲於棒球志業上,奮力一搏獲得世界少棒錦標賽的冠軍,讓全世界一下子都認識到東亞的這個美麗之島,真的是國民外交上最光榮、最自然的典範。然而,我們的國家卻沒有給予這些小將們就業上的輔導或生活上的輔助,今日的景象如此,也的確引人深思。 欣蘭在游泳競技上有一個學習的榜樣,也就是大她兩歲的北門國小六年級的學姐陳品慈,她目前是桃園縣自由式五十公尺、一百公尺、兩百公尺及四百公尺最佳成績的記錄保持人。我在一次教育局輔導團的語文進階研習工作坊中,於研習課程結束之後,北門國小的童校長邀請我到校長室用餐,當時我對北門國小出了一個游泳健將陳品慈為校爭光給予多所贊歎之時,童校長卻告訴我說,其實學校並沒有為陳品慈特別做些什麼訓練,完全是由陳品慈的家長利用課餘時間、全心全力地栽培這個孩子。 這也讓我想起,縣運閉幕典禮當天的中國時報上,曾有一位記者報導說,縣運會的游泳項目裡,有許多的選手家長都是「家長兼教練」,基本上這和國外運動先進國家游泳選手的訓練環境是很不一樣的;一旦家長放棄指導、或是選手們因為訓練不當等因素,很可能提早結束孩子們的運動生命。但是,我們國內專業的游泳教練在哪裡?或者有人可以說北湖國小地處偏遠地區,沒有合適的設備與師資來訓練選手;新屋鄉公所也可以說,新屋鄉只是農業鄉,沒有多餘的經費聘請專業教練發展體育;但是,堂堂一個桃園縣或者堂堂一個中華民國,是不是也只能說,我們沒有心力、人力甚至財力去推廣運動游泳呢?基本上,這完全是政府官員認知上的落差、以及觀念是否正確的問題。 欣蘭告訴我,她沒有想到要代表「新屋鄉」得第一名,但她卻很想要代表「慧行志工」來得到第一名,她一直不解地問我:為什麼比賽大會是報出「第一名,新屋鄉林欣蘭」?而不是報出「第一名,慧行志工林欣蘭」! 平常,欣蘭的父親就是和他最親近的教練,凡是欣蘭的飲食、睡眠、運動量、學校功課、交友狀況等等,都是在父親的照顧指導範圍當中,欣蘭非常崇拜自己的父親,一心一意想表現得讓爸爸高興、也想幫慧行志工們爭光。而欣蘭身為教育博士的父親,更是以「運動智能學」的角度,為欣蘭量身打造、精心研擬出一套有計劃的訓練課程,以游泳運動來開發欣蘭的潛能,並且鍛鍊她的身體和心智,幫助她在生命的舞臺上提早發光發熱! 我身為欣蘭的學校導師,同時數年來也親身參與多項慧行志工的社會服務工作,我深深地覺得:欣蘭真的是最有福德的孩子,因為她身邊有一位睿智而身體力行、堅持到底的「家長兼教練」,加上欣蘭又具備著優秀選手的最重要品質──吃苦耐勞、服從指導、具備強烈的榮譽感,這一對難得的父女正在共同為臺灣體壇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灣這個蕞爾小島,將會因為慧行志工推展游泳運動的優異表現,而在世界體壇上大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