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國小游泳隊 - 救己救人擺第一 |
||||||||||||
本篇文章圖片轉載自 2016-02-21 【桃園市政府教育電子報】
|
||||||||||||
36人的小學校,卻擁有10位的游泳選手。雖然平均年齡約十歲,但他們很清楚游泳不是為了比賽,是為了救己與救人。 |
||||||||||||
救生、護生是學游泳的最高目標 |
||||||||||||
這麼小就有救生觀念源於孩子的父母親或家人都是有執照的救生教練,他們多半從小就開始學游泳和接受救生訓練。教務主任楊佳惠提到,有的甚至是8個月大時,父母親便帶著孩子參加「台灣慧行志工救生游泳協會」的親水夏令營,藉由各種浮具讓孩子去划水、仰漂,愈小的孩子,
剛離開母親羊水不久,他們看到水反而樂在其中,不會害怕。「如果要讓孩子培養水性,真的是要愈早愈好。」特別的是,除了泳池,溪流和海邊也是他們訓練的場所。 |
||||||||||||
天未曉即起床,辛苦卻不喊苦 |
||||||||||||
即使是寒冷的冬日,孩子不到五點便要起床,晨起打掃環境、跑步、拉筋暖身、接受游泳訓練,結束後趕到學校上課,放學後再回到泳池繼續2-3小時的練習,然後吃晚飯、寫作業。為了方便訓練與培養團體紀律,泳隊的家長們承租了一棟房子,讓孩子一起生活。問孩子辛不辛苦?他們都說「不辛苦」,但看在總督導的眼裡,怎麼會不辛苦?雖然李家雄說,踩水踩不好,會沉下去。鄭大德說,嗆到時要趕快踩水,調節嗆到的地方。莊景惠覺得學仰漂得要學會全身放鬆,不然浮不起來。于大雅打水卻一直喝到水,喝到肚子痛。曾大銘說,他覺得爸爸、媽媽比較辛苦,因為要教他功課。他們把吃苦當吃補,還很開心的說,誰練到有六塊肌、四塊肌。因為他們記得教練說的「挑戰極限,超越自我。」「今天的努力,可以成為明天的實力。」
|
||||||||||||
受邀國外表演救生術、接受馬總統表揚 |
||||||||||||
去年十月游泳隊受邀至廣西柳州第十二中學表演救生術,他們在滿場的中學生面前高聲誦朗著文天祥的「正氣歌」跑步進場,楊主任並配合當地的風土民情,改編了民間故事「河伯娶親」,讓孩子經由戲劇的方式,演示了救生技能和水中自救法,尤其當巫婆被真的推進水中時,全場歡聲雷動,「報應、活該」聲此起彼落。飾演新娘的母親的向晏妤很珍惜演出的機會,十分入戲。她很喜歡這樣的表演,因為有很多的觀眾,「比游泳還刺激」。于大軒本身有關節鬆動的症狀,但他覺得他們就是把「救生的理念」傳達出去。曾大瑜看到觀眾們都很專心欣賞,還有人看到感動的流下眼淚。一年級的楊景涵對於這次的初體驗,讓她只能用「快樂」形容。事實上,這支泳隊的成員有的參與過北京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表演救生示範,澳洲所舉辦的國際救生比賽,精準的動作與激昂氣勢總吸引眾人目光。 |
||||||||||||
泳隊重全人發展,學校以泳隊為榮 |
||||||||||||
北湖是個很偏鄉的學校,但每年代表新屋區參加桃園市中小學校聯合運動大會,往往「閃閃發光」。雖然身形不似別區的孩子高壯,但今年二月的中小運游泳比賽,幾乎個個為新屋區得到好成績。校長陳耀庭對於學校老師願意全力配合泳隊訓練,給予肯定與感謝。他也以行動支持這群小泳士,剛接任北湖的那個暑假和後來只要泳隊要比賽,每每赴池畔幫他們打氣。但這不是一支以比賽為目的的隊伍,他們是在跟自己比賽,為了救己救人。 |
||||||||||||
讀書不忘救國,人是有使命的 |
||||||||||||
藉著傳遞救生觀念,游泳隊實際上也在進行著兩岸交流與世界和平的任務。生命不在長短,其意義與價值應為多數人所認同。既然做人就要有「使命感」-使用生命的感覺。總督導推崇慧行的創會會長所說「讀書不忘救國」。救生不分宗教、種族、文化和疆界,如同和平不分國界。雖然兩岸表面上維持現狀,但內在不免暗潮洶湧,他們能否在兩岸和平與文化交流上盡一點力?雖然孩子不一定了解兩岸詭譎的政治關係,但從自己孩子的身上,主任看到孩子在柳州之行回來後,她會想要表現得更好,更以身為救生和平小天使為榮。
|